各学院:
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,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月活动,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,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服务与创新能力,现举办青岛大学科普活动月暨首届大学生科普创作大赛活动,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主题
科技赋能科普,创新点亮未来
二、活动范围
1.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
2.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(团队成员不超过 8 人)
3.提报材料有关活动或作品,需为2024年1月1日以后组织实施或创作
4.每队可设指导教师 1-2 名
三、材料提报
(一)内容要求
坚持正确政治导向,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内容健康向上。
(二)科普类型
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,可结合科普属性与创作特色选择:
1.科普策划类:科普活动策划、科普展览方案策划、科普课程设计、科普或科学家剧本策划等
提交说明:方案可根据主题选择包含背景意义、目标受众、活动流程、实施计划、预期效果、资源需求等内容,不少于 2000 字
2.科普调研走访类:科普调研报告、科普传播效果评价分析等
提交说明:报告需包含调研方法、有关数据、改进提升、分析结论等内容,不少于 2000 字
3.科普制作类:
作品分类 |
作品形式 |
提报材料 |
科普视听类作品 |
科普公益视频、微电影、动画、Vlog等 |
视频文件 |
科普互动类作品 |
科普小程序、网页、H5、小游戏、可交互的科普装置/原型等 |
访问的链接、安装包、或现场演示,附详细操作说明与演示视频 |
图文设计类 |
科普信息图、海报、漫画、展板、图书等 |
pdf或JPG/PNG格式(分辨率不低于150dpi,建议300dpi) |
科普剧作类 |
原创科普剧、舞台剧的演出视频,或科普朗诵、科普讲解视频等 |
剧本、视频,分辨率1080p以上 |
有关备注:短视频 3-8 分钟、动画 2-5 分钟、实验演示视频 3-6 分钟、表演类作品30 分钟以内;需附 800字以内创作简介(说明创作背景、内容架构及创作理念) |
四、荣誉与奖励
(一)参赛作品奖
一等奖:参赛数量10%
二等奖:参赛数量20%
三等奖和优秀奖:分别为参赛数量30%-40%
(二)优秀组织奖、优秀指导教师奖
数量待定
(三)获奖作品编入学校优秀科普作品集,优先推荐参加青岛市、山东省(含山东省弘扬科学家精神作品征集及主题创作大赛)等科普作品征集活动,优先推荐至有关科普平台展示推广
五、提交办法
1.电子版材料:
打包压缩包命名为“作品分类+学院+手机号+负责人姓名+作品名称”,发送至邮箱:songyuanyuan@qdu.edu.cn,邮件主题与压缩包命名一致。压缩包内包含:比赛报名表(附1)、作品信息表(附2)、作品材料,压缩包内各文件命名办法须与压缩包命名办法相同,避免解压后文件名重名情况导致作品互相覆盖。
2.纸质版材料:
比赛报名表(附件1,需签名、学院盖章),作品信息表(附件2)纸质版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报送至办公楼131
3.截止时间:9月29日
4.作品须为原创,无抄袭、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,无知识产权纠纷,严禁使用 AI 生成内容;已获省市科协表彰的作品不重复申报
未尽事宜可咨询电话:85953559,或加入下方工作群:
科技处
2025年9月19日